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近期發布了一項關于打擊惡意營銷短視頻內容的公告,披露了其在一個月內所取得的顯著成果。據公告,微信平臺在此期間共清理了45759條有害信息,并對6845個違規賬號進行了處理。
微信平臺始終致力于維護一個安全、健康且綠色的生態環境。為了積極響應中央網信辦2025年發起的“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微信決定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此次整治行動主要針對惡意虛假擺拍、散布虛假信息、違背公序良俗以及違規引流營銷等惡意營銷行為。
在公告中,微信列舉了近期的一些典型違規案例。首先,一些賬號通過惡意虛假擺拍來打造悲慘人設,假冒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身份,利用公眾的善意進行賣慘營銷,并借此引流帶貨。這類賬號通常會編寫悲情劇本,以此吸引觀眾的同情和關注。
其次,散布虛假消息以博取眼球的行為也屢見不鮮。部分賬號利用“換臉”、“換聲”和“P圖”等技術手段編造不實內容,惡意蹭取流量,甚至違規引流帶貨。還有一些賬號打著“科普”的旗號,惡意編造并散布經濟、醫學、農業等領域的虛假信息,傳播“偽科學”內容,對社會秩序造成了不良影響。
低俗誘導互動的行為也受到了微信的嚴厲打擊。一些賬號以“戶外搭訕”和“街頭采訪”等方式尾隨陌生路人,利用“撩妹”、“相親”和“求吻”等話題作為噱頭,誘導受訪者口述隱晦色情內容。這些賬號還會在短視頻標題和配文中故意關聯低俗和“軟色情”字眼,突出呈現低俗聲音、暴露著裝和誘惑動作,刻意制造性暗示和性挑逗氛圍,以誘導用戶低俗互動。
最后,違規引流營銷的行為也是此次整治的重點之一。一些賬號利用“情感交流”、“國學文化”、“中醫養生”和“快速致富”等噱頭,誘騙老年人等特定群體進行非理性消費。這些賬號通常會使用夸張和煽情的“標題黨”文案來吸引粉絲和互動,如“大網紅,點這里聽詳解”等,通過情感交流和似是而非的迷信話術進行違規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