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中,一個顯著的變化是3.5mm耳機接口的逐漸消失。這一變革不僅促使手機設計更加輕薄,還提升了手機的防塵防水性能。近期,微博上關于“首個取消耳機孔的手機”的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
許多網友首先想到了蘋果的iPhone 7,這款手機因其大膽移除傳統耳機接口而備受矚目。然而,也有聲音提出,樂視超級手機2可能才是這一變革的先驅。樂視超級手機2于2016年4月發布,早于iPhone 7的9月發布時間。但經過深入探究,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事實上,首個取消耳機接口的手機廠商并非樂視或蘋果,而是安卓手機的開創者——HTC。早在2008年,HTC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HTC G1,這款手機不僅標志著安卓時代的開啟,也成為了首款沒有3.5mm耳機孔的智能手機。這一創新之舉比樂視超級手機2和iPhone 7早了整整8年左右。
當時,HTC G1的這一決定備受爭議,許多用戶對此表示不滿。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機品牌開始效仿這一做法。其中,OPPO也在早期嘗試過取消3.5mm耳機孔,其2012年推出的OPPO Finder和2014年發布的OPPO R5均沒有配備這一接口。
盡管HTC是首個取消3.5mm耳機孔的手機品牌,但如今其在手機行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HTC目前主要專注于AI領域,手機產品已全面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并在2021年關閉了大陸官網手機銷售渠道及電商旗艦店。盡管如此,HTC在早期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貢獻仍不容忽視。
關于3.5mm耳機接口逐漸消失的原因,小米創始人雷軍曾提出三點看法:一是內部空間限制,取消耳機孔可以為更大電池、更強相機等部件騰出空間;二是外觀與結構需求,大耳機孔會削弱中框強度,減少孔數有利于提升防水性能;三是科技趨勢推動,無線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無線連接設備能夠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如今,隨著無線耳機的普及和技術的不斷進步,3.5mm耳機接口已成為許多智能手機的“歷史遺跡”。你正在使用的手機,是否還保留著這一經典接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