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大模型領域迎來了一股免費開放的浪潮。國內外多家知名大模型廠商,包括百度與OpenAI,紛紛效仿DeepSeek的模式,宣布其大模型將向廣大用戶免費開放使用。
這一舉措標志著免費模式已成為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的最新趨勢,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人們不禁好奇,這些廠商在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究竟如何實現盈利,是否會陷入“賠本賺吆喝”的困境?
據專家解析,盡管這些企業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基礎功能,但仍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盈利。一方面,它們可以推出增值服務,如企業級解決方案、定制化服務以及API接口等,以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并收取相應費用。另一方面,通過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和流量,企業還能通過廣告推廣和用戶數據分析等手段實現商業化變現。
隨著AI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合規增值服務也成為了企業盈利的新途徑。例如,提供數據溯源、安全審核等合規服務,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滿足法規要求,還能從中獲取額外的收益。
百度在2月13日宣布,其大模型文心一言將于4月1日起全面免費開放。屆時,無論是PC端還是APP端用戶,都能體驗到包括超長文檔處理、專業檢索增強、高級AI繪畫以及多語種對話在內的最新功能。與此同時,OpenAI也宣布,其免費版ChatGPT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制地使用GPT-5進行對話。
隨著免費開放的浪潮席卷整個行業,預計這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洗牌效應。對于中小廠商而言,若無法承擔長期免費服務所需的技術迭代成本,可能會面臨被迫退出市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