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市場,不少消費者習慣在新款發布時,選擇抄底購買上一代產品,認為這樣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幾乎相同的性能體驗。然而,實際情況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近年來,手機廠商通過OTA(空中下載技術)進行的功能限制,即“OTA閹割”,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OTA閹割現象指的是,盡管硬件上支持某項功能,但由于軟件未適配或廠商策略調整,導致用戶在實際使用中無法體驗到完整功能。這種做法背后,既有廠商為了區分不同機型定位、保證功能獨占的主動策略,也有為了維護舊機型穩定性而做的刻意限制,更有安卓陣營“機海戰術”帶來的機型眾多、更新緩慢的問題。
vivo是近期因OTA閹割引發網友熱議的品牌之一。以vivo X200系列為例,該系列中的X200s和X200 Ultra首發了一項名為“負片濾鏡”的功能,讓手機拍出的照片具有富士相機的質感。然而,這一功能在兩款手機上獨占了兩個月后,才陸續推送給X200 Pro mini用戶。更令人不解的是,即使X200 Pro mini用戶收到了更新,其濾鏡功能相比X200 Ultra也存在明顯差異,如缺少ISO調節、手動對焦等功能,濾鏡效果也無法自定義調節。
vivo的S系列和X系列在功能分配上也存在明顯差異。例如,全屏AOD功能、多種濾鏡和拍攝玩法等,在S30系列上得以獨占,而X200系列,包括旗艦機型X200 Ultra在內,都無法體驗到這些功能。這種策略不僅讓旗艦機型的用戶感到不滿,也引發了關于vivo產品差異化路線的討論。
OPPO同樣存在類似問題。OPPO Find X8s+作為半代升級的產品,支持大師模式2.0、全焦段人像拍攝等功能,而早半年發布的Find X8和Find X8 Pro卻不支持這些新算法。盡管從硬件角度來看,這些老機型完全有能力支持上新算法,但OPPO并未選擇為它們進行OTA更新。OPPO的Reno系列、Find系列、一加OnePlus系列以及真我Realme系列在功能分配上也存在嚴格的等級劃分。
小米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紅米K80 Ultra首發搭載的正片、負片濾鏡等功能,在小米15Ultra上最初只能在相冊編輯中啟用,無法在拍攝前選定。盡管小米在輿論壓力下進行了更新,但紅米K80 Ultra的手動煥新存儲、多人注視隱藏通知等功能,截至發稿時仍未在小米15 Ultra上更新。還有用戶反饋稱,小米13至今仍未支持紅米已有的5G-A功能,盡管其處理器和射頻主板均支持該標準。
手機廠商通過OTA閹割功能,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了品牌的口碑。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往往看重的是處理器的性能、攝像頭的像素等硬件參數,卻忽略了軟件更新和功能支持的重要性。然而,隨著手機使用周期的延長,軟件更新和功能支持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如果手機廠商不能按照產品使用周期提前規劃系統更新和維護周期,最終將損害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