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坐落于美國西雅圖的新興企業Interlune,正式亮相了其創新的月球采礦設備原型。這款設備被設計為能夠高效挖掘月球表面的塵土,即月壤,以提取珍貴的氦-3資源。據悉,該設備每小時的挖掘能力可達110噸,目標直指月球上豐富的氦-3儲備。氦-3,作為一種潛在的未來聚變反應堆燃料,在地球上的儲量極為有限,但在月球上卻似乎蘊藏著大量的資源。
Interlun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羅布·梅耶森,在公司的一份聲明中強調了月球作業對設備性能和可靠性的極高要求。與此同時,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加里·賴也指出,這種大規模、高效率地從月球開采氦-3的嘗試是前所未有的,代表著月球資源開發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Interlune與擁有70年歷史的農業和工業設備制造商Vermee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了這款原型機。賴表示,他們對目前的測試結果感到非常滿意,并期待進入下一階段的開發。據悉,Interlune的太空資源開發計劃分為四個步驟:挖掘、篩選、提取和分離。在去年成功測試了小型版本后,公司決定加速推進全尺寸原型機的建造。
氦-3作為一種潛在的革命性燃料,其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引起了全球多個國家的關注。美國、中國和日本等國家都圍繞這種稀有氦同位素的開采展開了深入研究。然而,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分校的行星科學與天體生物學教授伊恩·克勞福德卻提出,從月球開采氦-3并將其運回地球的成本可能使其在短期內難以成為經濟可行的能源。他強調,開采、提取和運輸月球氦-3所需的巨額投資和基礎設施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地球上的傳統能源可能仍然更具競爭力。
盡管如此,Interlune和Vermeer仍然是眾多致力于推動月球及周邊未來產業發展的公司和組織之一。例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在2023年啟動了10年月球架構(LunA-10)能力研究,并選定了14家公司,鼓勵它們為月球經濟的發展提供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