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近期發布的一篇博客文章透露,Windows操作系統目前支撐著超過10億臺每月活躍設備,穩固其作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的地位。然而,這一數據背后隱藏著一段變遷史。
回顧微軟上一次公開披露Windows月活躍設備數量,還要追溯到2022年1月的年度報告。當時,微軟自豪地宣布,有超過14億臺設備運行著Windows 10或Windows 11。對比之下,從2022年初至2025年中,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里,Windows的月活躍設備數量減少了4億之多。
這一顯著下滑并非無因可循。在消費市場上,移動設備和平板電腦的迅速普及,加之性能的不斷提升,已經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多數需求。這一趨勢導致部分用戶逐漸遠離了傳統PC。曾經,一個家庭可能擁有兩到三臺PC,而現在,家庭成員往往共享一臺設備,大量老舊PC被閑置甚至淘汰,而非進行更新換代。
事實上,PC市場的萎縮跡象早在2019年就已顯現。直到全球疫情爆發,PC與Mac市場才意外迎來了一波短暫的繁榮。2023年的銷量超出了預期,多出了1.3億臺。然而,好景不長,如今PC市場再次步入下行軌道,蘋果Mac的銷量也呈現下滑趨勢。
另一方面,Windows 10即將停止支持的消息,雖然可能促使一些企業為了系統安全而更新設備,但消費者對此反應冷淡。許多用戶認為,即使Windows 10不再獲得更新,他們的電腦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大多數普通用戶對于安全威脅并不十分在意。
與此同時,免費網絡應用和網絡軟件的興起,使得人們不再因為微軟Office等軟件而優先選擇Windows系統。蘋果的Mac電腦以及價格更為親民的Chromebook等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這些替代品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Windows設備數量的下滑。
隨著Windows 10停止支持日期的臨近,微軟希望借此機會刺激PC市場的更新換代。然而,面對移動設備的便捷性,消費者可能會選擇繼續使用舊設備或轉向其他替代品,而不是購置新的PC。因此,未來“月活躍Windows設備”的數量,很可能會進一步跌破10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