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臺近期發布了一則針對惡意營銷短視頻內容的整治通告,積極響應相關部門關于短視頻領域生態治理的專項行動要求,為期三個月的整治行動已全面展開。
此次整治行動主要針對短視頻平臺中存在的各類惡意營銷行為。自4月15日至5月15日的一個月內,平臺已采取嚴厲措施,刪除了45759條違規內容,并對6845個違規賬號進行了處理。這一舉措顯示了平臺對于維護健康網絡環境的決心。
在查處的違規情況中,一些創作者通過虛構情節制造流量,編造悲情故事,假扮新職業身份如快遞員、外賣騎手等,利用公眾的同情心進行引流帶貨,誤導用戶關注。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用戶的利益,也破壞了短視頻平臺的生態。
還有個別賬號通過技術手段如“換臉”、“變聲”和“圖像修改”等方式制造虛假視頻內容,以吸引流量。這些賬號甚至打著“科普”的旗號,在經濟、醫學、農業等領域散布錯誤信息,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
平臺還發現了一些誘導低俗互動的行為。部分創作者通過街頭搭訕、假裝采訪等方式接近陌生人,借機引導受訪者談論曖昧內容。這些視頻在標題、文字描述中故意使用低俗、“軟色情”關鍵詞,畫面呈現露骨聲音、暴露著裝或誘惑性動作,營造了不當氛圍。
非法引流牟利也是此次整治的重點之一。一些賬號以“情感傾訴”、“傳統文化”、“養生保健”、“快速賺錢”等為名,誘騙中老年用戶沖動消費。他們借助夸張煽動性的標題和情感話術,吸引用戶點擊,實施非法導流。
微信平臺表示,一直致力于構建安全、健康、綠色的內容環境,倡導用戶依法依規使用平臺服務,并鼓勵創作者產出優質原創內容。未來,平臺將繼續加強內容審核與行業規范引導,推動短視頻生態的良性發展。同時,平臺也歡迎廣大用戶積極反饋違規線索,共同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