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通信行業正醞釀一場重大變革,預示著無SIM卡時代的到來。據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正緊鑼密鼓地為這一變革做準備。
華為即將推出的新款三折疊手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款新機將內置eSIM技術,有望引領國內智能手機進入eSIM商用時代。業內人士透露,華為Mate 80系列后續發布的機型中,也可能有一款支持eSIM功能。
與此同時,OPPO也傳出消息,預計在今年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技術的手機。這一動向進一步證實了eSIM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快速發展趨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華為能夠在9月如期發布支持eSIM的三折疊旗艦手機,那么它有望在國內市場搶占eSIM技術的首發先機,從而打破蘋果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
面對即將到來的無SIM卡時代,業內普遍認為eSIM技術將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然而,eSIM技術在手機終端的落地速度,仍受到政策監管和運營商態度的影響。此前,三大運營商曾發布公告,暫停受理eSIM手表一號雙終端業務及獨立eSIM卡的辦理申請,理由為業務維護升級。已辦理的用戶可繼續使用,但一旦取消將無法再次辦理。
eSIM產業鏈內的分析人士認為,三大運營商之間在利益分配、用戶切換等方面仍存在分歧,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eSIM技術的推廣。盡管如此,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eSIM技術仍有望在未來成為智能手機的主流配置。
對于消費者而言,eSIM技術的普及將帶來更加便捷的手機使用體驗。無需插入實體SIM卡,即可實現號碼的激活和管理,這將極大地簡化手機使用的流程。同時,eSIM技術還支持多號碼管理、靈活切換運營商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