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8日,英特爾迎來了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他被寄予厚望能夠引領這家科技巨頭走出困境。彼時,市場積極響應,英特爾股價飆升15%,顯示出投資者對變革的期待。
然而,轉眼間,陳立武接掌帥印已近四月,但英特爾的現狀似乎并未如預期般迅速好轉。近日,在一場內部演講中,陳立武流露出對公司現狀的深切憂慮。他指出,英特爾的市值已從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行列中跌落,言辭間透露出無奈與挫敗。
陳立武坦言,英特爾曾站在行業的巔峰,引領潮流。但如今,他感受到世界的巨變,英特爾已不再是半導體行業的市值前十。他分析道,英特爾錯失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先機,消費市場的拓展也未能如愿,尤其是代工業務遠未達到預期目標。
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導致英特爾陷入運營虧損的泥潭,大量客戶也被競爭對手奪走。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陳立武表達了對未來的深切思考。
更令員工感到不安的是,陳立武在演講中提到,英特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景堪憂,因為英偉達已牢牢占據這一市場。他認為,英特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唯一出路可能是邊緣人工智能,而這主要依賴于消費級處理器的集成。
陳立武的消極言論背后,透露出英特爾即將再次啟動裁員的信號。他表示,維持龐大員工規模并非明智之舉,裁員成為必然選擇。一個規模更小、行動更迅速的英特爾,或許才能在這場科技競賽中重獲優勢。
自上任以來,陳立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裁員、剝離非核心資產以及調整代工戰略以降低公司成本。同時,他將寶押在了14A工藝和邊緣人工智能上,希望以此重建英特爾的技術優勢。盡管成本控制短期內可能帶來積極效果,但技術優勢的重建仍需時日。